576芯ODF光纖配線架用于光纖通信系統中局端主干光纜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實現光纖線路的連接、分配和調度。隨著網絡集成程度越來越高,出現了集ODF、DDF、電源分配單元于一體的光數混合配線架,適用于光纖到小區、光纖到大樓、遠端模塊局及無線基站的中小型配線系統。?外觀結構?1、機架結構形式
1)機架結構有封閉式、半封閉式和敞開式。
2)機架高度分為2600mm、2200mm和2000mm三類。其寬度推薦選用120mm的整數倍,深度推薦選用300mm、450mm及600mm。
3)機架外形尺寸的偏差不超過±2mm;外表面對底部基準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3mm。?2、機械活動部分
光纖配線架(Optical?Distribution?Frame)用于光纖通信系統中局端主干光纜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實現光纖線路的連接、分配和調度。
隨著網絡集成程度越來越高,出現了集ODF、DDF、電源分配單元于一體的光數混合配線架,適用于光纖到小區、光纖到用戶、光纖到大樓、遠端模塊局及無線基站的中小型配線系統。
ODF主要特點:
●?全模塊化設計,全正面化操作
●?集熔接與配線于一體,最大限度的高密度化???●?可安裝于19寸標準機架上???●?適用于帶狀和非帶狀光纜
●?可卡接式安裝FC、SC、ST和LC等多種適配器
●?適配器與設備在30°卡接式安裝,既保證了跳線的彎曲曲率半徑,又可避免激光灼傷人眼?操作方便,保護完善
●?光纜和尾纖均具有2m以上的盤儲空間
光纖配線架簡介及其用途
導讀:?光纖配線架用于大容量的交換局、CATV光纖系統、光纖通信系統中局端主干光纜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實現光纖線纜的連接、分配和調度。
光纖配線架用于大容量的交換局、CATV光纖系統、光纖通信系統中局端主干光纜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實現光纖線纜的連接、分配和調度。???光纖配線架簡介
光纖配線架,ODF,光纖單元盒,光纜交接箱,光纖配線箱,光纜接續盒,光纜終端盒,網絡機柜,綜合配線柜,掛墻柜,室外機柜,用戶接入箱,家居布線箱,數字配線架,DDF,音頻配線系列,電纜分線盒,分線箱,交接箱,鈑金定做
1. 配置要求
2.1 線路側ODF
2.1.1線路側ODF機架配置要求
2.1.1.1線路側ODF,其機架規格見附表。
2.1.1.2線路側ODF機架采用封閉式、半封閉式、敞開式結構。機架材料采用優質鋼材或鋁型材,表面噴塑處理。
2.1.1.3 線路側ODF機架外觀顏色應根據買方要求或與局站原有設備相一致
2.1.1.4 線路側ODF機架應提供防雷接地保護裝置,盤纖(尾纖及跳纖)位置及裝置,并含8套(1條/套)普通型光纜固定裝置。
2.1.1.5 寬度為600mm(含600mm)以上機架為子框式(封閉或半封閉抽屜式)。
2.1.1.6 對于表中所提供的各種規格尺寸的線路側ODF設備實際可達到的滿容量安裝芯數。
2.1.1.7 線路側ODF機架應包含的示名條或示名材料及機架的安裝材料。
2.1.2熔配一體化單元配置要求
2.1.2.1 熔配一體化單元按束狀(或帶狀)光纜熔配一體化模塊配置,容量為12芯,并根據要求配備G.652/G.655 束狀(帶狀)尾纖,光纖適配器按FC/UPC/PC(或SC/UPC/PC) 考慮。
2.1.3 ODF熔配一體化子框
2.1.3.1 ODF熔配一體化子框為安裝在寬度為600mm(含600mm)以上機架中,其子框容量為24芯、48芯、72芯、96芯,即可裝配4、6、8塊12芯熔配一體化模塊。
2.1.3.2 ODF熔配一體化子框應可安裝于19"國際標準機架上。
2.2 設備側ODF
2.2.1設備側ODF標準型機架配置要求
2.2.1.1設備側ODF機架規格見附表。
2.2.1.2 設備側ODF機架采用封閉式、敞開式、半敞開式結構。機架材料采用優質鋼材或鋁型材,表面噴塑處理。
2.2.1.3 設備側ODF機架外觀顏色應根據買方要求或與局站原有設備相一致。
2.2.1.4 設備側ODF機架應提供足夠的盤纖(跳纖)位置及裝置。
2.2.1.5 寬度為600mm(含600mm)以上機架為子框式(封閉或半封閉抽屜式)。
2.2.1.7 設備側ODF機架應包含的示名條或示名材料及機架的安裝材料。
2.2.2配線單元配置要求
2.2.2.1 配線單元容量為6芯或12芯,光纖適配器可分別配置為FC/PC、SC/PC。
2.2.2.2 FC/UPC/PC光纖適配器的價格應與SC/UPC/PC一致。
2.2.3. 配線子框配置要求
2.2.3.1 配線子框為安裝寬度為600mm(含600mm)以上機架中,其子框容量為24芯、48芯、72芯、96芯,即4、6、8塊12芯配線單元模塊。
2.2.3.2配線子框應可安裝于19"國際標準機架上。
2.主要技術要求和指標
4.1 光纖配線架組成及分類
光纖配線架是光纜和光通信設備之間或光通信設備之間的配線連接設備。
4.1.1光纖配線架組成
光纖配線架由機架、熔接單元、配線單元、適配器單元、附件、尾纖等組成。
ODF架應能可靠固定終端光纜、光纖、靈活調度光纖和妥善存放空閑尾纖。
4.1.2光纖配線架分類
工程應用中,光纖配線架有兩種;線路側光纖配線架、設備側光纖配線架。
線路側光纖配線架,含機架、熔接單元、配線單元、適配器、光纖存儲裝置、附件、尾纖、光纜引入固定和保護裝置、光纜纖芯的保護裝置、高壓防護接地裝置等所有組成。
設備側光纖配線架,含機架、配線單元、光纖存儲裝置、適配器、尾纖、附件等所有組成。不含熔接單元、光纜引入固定和保護裝置、光纜纖芯的保護裝置、高壓防護接地裝置、光纜纖芯的保護裝置。
4.2.1光纜固定與保護功能
應具有光纜引入、固定和保護裝置。該裝置具有以下功能:
1) 將光纜引入并固定在機架上,保護光纜及纜中纖芯不受損傷;
2) 光纜金屬部分與機架絕緣;
3) 固定后的光纜金屬護套及加強芯應可靠連接高壓防護接地裝置。
4.2.2光纖終接功能
應具有光纖終接裝置。該裝置應便于光纜纖芯及尾纖接續操作、施工、安裝和維護。能固定和保護接頭部位平直而不位移,避免外力影響,保證盤繞的光纜纖芯、尾纖不受損傷。
4.2.3調線功能
通過光纖連接器插頭,能迅速方便地調度光纜中的纖芯序號及改變光傳輸系統的路序。
4.2.4光纜纖芯和尾纖的保護功能
光纜開剝后纖芯有保護裝置并固定后引入光纖終接裝置。
★4.2.5 標識記錄功能
機架及單元內應具有完善的標識和記錄裝置,用于方便地識別纖芯序號或傳輸路序,且記錄裝置應易于修改和更換。
★4.2.6 光纖存儲功能
機架及單元內應具有足夠的空間,用于存儲余留光纖。
4.2.7光纖配線架應便于將來擴容,方便子架和端子的靈活增減配置
4.2.8光纖配線架應便于操作和測試。
4.2.9架體標識
對于各種架體,每座ODF的明顯位置設置明確、醒目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及產品型號等標識。
對于雙面配線架,其橫排側及直列側的上下端均需采用銅制標牌注明直列號;對于單面配線架,其上下端亦需采用銅制標牌注明直列號。
4.3 容量
每機架容量和單元容量(按適配器數量確定)應按產品企業標準作出規定,光纖終接裝置、光纖存儲裝置、光纖連接分配裝置在滿容量范圍內應能成套配置。
4.3.1光纖配線架應具有終端光纜的空間,并且有放置光衰耗器和用于不同種類連接器之間的轉換器(如FC型轉換為SC型)的位置。
★4.3.2 光纖配線架應具有存放多余尾纖及軟光纖的位置,具體要求如下:
(1) 光纖配線架滿容量配置時,應有存放多余尾纖及跳纖的單元;
(2) 每條尾纖及軟光纖應有0.5m的活動余地;
(3) 每條尾纖及軟光纖應能單獨操作而不影響其他尾纖及軟光纖。
4.4 光纖連接器性能
4.4.1光纖連接器型號
FC/PC(FC/UPC)型或SC/PC(SC/UPC)型,具體連接器型號及尾纖長度將根據工程需要確定。
★4.4.2光纖連接器光學性能要求
光纖連接器光學性能要求應符合表4.1 的要求。
表4.1 光纖連接器光學性能指標 單位:dB
編號 | 項目名稱 | 多模(1300nm) | 單模(1310nm及1550nm) | |||||
插入損耗 | 附加損耗 | 插入損耗 | 附加損耗 | 回波損耗 | 回波損耗變化量 | |||
PC、UPC型 | PC型 | UPC型 | ||||||
A | 試驗前 | ≤0.35 |
| ≤0.35 |
| ≥45 | ≥50 |
|
B | 互換性試驗 | ≤0.5 |
| ≤0.5 |
| ≥43 | ≥48 |
|
C | 機械耐久性 | ≤0.5 | ≤0.2 | ≤0.5 | ≤0.2 | ≥43 | ≥48 | ≤5 |
D | 抗拉試驗 | ≤0.5 | ≤0.1 | ≤0.5 | ≤0.1 | ≥43 | ≥48 | ≤5 |
E | 高溫試驗 | ≤0.5 | ≤0.2 | ≤0.5 | ≤0.2 | ≥43 | ≥48 | ≤5 |
F | 低溫試驗 | ≤0.5 | ≤0.2 | ≤0.5 | ≤0.2 | ≥43 | ≥48 | ≤5 |
G | 濕熱試驗 | ≤0.5 | ≤0.2 | ≤0.5 | ≤0.2 | ≥43 | ≥48 | ≤5 |
H | 鹽霧試驗 | ≤0.5 | ≤0.2 | ≤0.5 | ≤0.2 | ≥43 | ≥48 | ≤5 |
I | 運輸試驗 | ≤0.5 | ≤0.1 | ≤0.5 | ≤0.1 | ≥43 | ≥48 | ≤5 |
*注1:附加損耗=例行試驗后插入損耗-試驗前插入損耗,出現負值時為零。 | ||||||||
*注2:回波損耗變化量=試驗前回波損耗-例行試驗后回波損耗,出現負值時為零。 |
★4.4.3 光纖連接器端面幾何尺寸指標應符合表4.2要求
表4.2 光纖連接器端面幾何尺寸指標
插針外徑(mm) | 曲率半徑(mm) | 頂點偏移(μm) | 光纖凹陷/凸出(nm) |
| ||
ф1.25 | PC、UPC型 | 7~25 | ≤50 | -100 ~+100 |
| |
ф2.5 | PC、UPC型 | 10~25 | ≤50 | -100 ~+50 |
| |
| 注1:凹陷欄數值中,正號表明光纖凹陷,負號表明光纖凸出。 注2:MT系列連接器的端面指標暫不作要求。 | |||||
4.4.4對于尾纖,應通過與其它尾纖熔接,并與適配器組成光纖連接器,其性能應能符合表3.1(D點抗拉試驗除外)及表4.2中的技術要求。
★4.4.5光纖連接器壽命:插拔1000次仍能滿足表4.1的性能要求
4.5 尾纖及軟光纖性能
4.5.1尾纖及軟光纖外徑
尾纖護套外徑:標稱值為0.9mm(帶狀)、2.0mm(單芯),最大值偏差不超過標稱值的10%。
軟光纖的護套外徑:標稱值2.0mm,最大值2.2mm。
4.5.2尾纖及軟光纖的2m截止波長
λc≤1250nm(G.652光纖)、λc≤1470nm(G.655光纖)
★4.5.3 尾纖及軟光纖機械性能
帶SC、FC連接器的尾纖及軟光纖機械性能應滿足下表要求。
表4.5 連接器的尾纖及軟光纖機械性能
參數 | 性能指標 | 環境條件 |
振動 | △IL〈0.2dB | 3個平面,6小時,10-55Hz |
曲繞 | △IL〈0.2dB | 2磅壓力下100次 |
扭轉 | △IL〈0.2dB | 2磅,0.5扭轉,9次 |
張力(縱向) | △IL〈0.2dB | 0度時15磅,90度時7.5磅 |
碰撞力 | △IL〈0.2dB | 從1米高處下落8次 |
注:△IL表示附加插入損耗
4.6 高壓防護接地裝置
4.6.1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與光纜中金屬加強芯及金屬護套相連,連接線的截面積應大于6mm2。
4.6.2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與地相連的連接端子的截面積應大于35mm2。
★4.6.3 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與機架間絕緣,絕緣電阻不小于1000MΩ/500V(直流)。
★4.6.4 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與機架間耐電壓不小于3000V(直流)/1min不擊穿、無飛弧。
★4.6.5 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應能可靠接地,接地處應有明顯的接地標志。
4.7 對ODF機架的要求
4.7.1外觀
4.7.1.1 涂覆層應表面光潔、色澤均勻、無流掛、無露底;金屬件無毛刺、銹蝕。
4.7.1.2 塑料件應表面光潔,顏色均勻無明顯差異,無裂紋、劃傷,無變形。
4.7.1.3 機架顏色應符合國家標準或國際通用顏色。同時還應能提供滿足招標方最終用戶要求的顏色(原則上與原機房機架顏色接近)。
4.7.1.4 結構裝置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和標志應清晰、完整、無誤。
4.7.1.5 所供ODF架應為組裝完整,并經過嚴格檢驗的整機,并附帶檢驗文件。
4.7.2結構
4.7.2.1 機架結構形式
按機架結構形式可分為:封閉式、半封閉式、敞開式。
機架外形尺寸的偏差不超過±2mm;外表面對底部基準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3mm。
4.7.2.2 ODF架的總體機械結構應充分考慮安裝、維護和擴容的方便,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剛度,ODF架的安裝方式應具有防震和抗震能力。應保證ODF架經過常規運輸、儲存和安裝后,不產生破損變形。
4.7.2.3 機械活動部分應轉動靈活、插拔適度、鎖定可靠、施工安裝和維護方便。門的開啟角應不小于110°,間隙應不大于3mm。
*4.7.2.4機架架體鈑金件,應采用冷鋼軋板,立柱等支撐部件厚度≥2.0mm,其他部件≥1.2mm。
4.7.2.5 結構應牢固,裝配具有一致性和互換性,緊固件無松動。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銳邊應倒圓角。
4.7.2.6 光纜、尾纖在ODF架內排放位置應設計合理,尾纖穿過金屬板孔及沿結構件銳邊轉彎時,應裝保護套及襯墊。引入光纜進入機架時,其彎曲半徑應不小于光纜直徑的15倍。
*4.7.2.7 光纜光纖穿過金屬板孔及沿結構件銳邊轉彎時,應裝保護套及襯墊。纖芯、尾纖無論處于何處彎曲時,其曲率半徑應不小于30mm。
4.7.2.8機架進纖孔及進纜孔應有防塵處理裝置。
4.7.3.1 ODF所有的零件采用的材料應具有防腐蝕性能,如該材料無防腐蝕性能應作防腐蝕處理;其物理、化學性能必須穩定,并與光纜護套和尾纖護套相容。為防止腐蝕和其他損害,這些材料還必須與其他設備中所常用的材料相容。
4.7.3.2 ODF中表面電鍍處理的金屬結構件通過GB/T 2423.17-1993標準的鹽霧試驗方法作48小時鹽霧試驗后,外觀不得有肉眼可見的銹斑。
4.7.3.3 采用涂覆處理的金屬結構件,其涂層與基體應具有良好的附著力,附著力應不低于GB/T 9286-1998標準表1中2級要求。
4.7.3.4 設備中非金屬材料的結構件及光纖連接器的燃燒性能應能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a)試驗樣品沒有起燃;
b)試驗樣品離火后持續有焰燃燒時間不超過10s,并且火焰或從試驗樣品上掉落的燃燒或灼熱顆粒未使燃燒蔓延到放在試驗樣品下面的底層。
4.8 使用環境條件
工作溫度:-5℃~+40℃。
相對濕度:≤85%(+30℃)
大氣壓力:70 kPa~106kPa。
儲運溫度:-25℃~+55℃
4.9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4.9.1標志:光配線架上應有標識,表明產品的型號、名稱、商標、生產單位、出廠日期、機號。光配線架上的連接器應有商標或生產廠家的標記。
4.9.2包裝
4.9.2.1 光配線架應包裝出廠,包裝要求及標志應符合GB/T3873―1983中的規定。
4.9.2.2 包裝箱內還應裝入以下物品:
a) 附件及專用工具;
b) 產品使用說明書;
c) 產品合格證;
d) 裝箱清單。
附件要求: 光纖塑料套管、光纜卡箍、一體化托盤理線耳等,要求根據ODF配線架規格型號滿配,不接受減量配備。
4.9.3.1 包裝合格的產品能經受運輸的試驗要求,試驗結束后應能符合下列要求:
1)產品完整:產品表面及零部件不應有機械損傷,緊固件不得松脫;
4.9.3.2 ODF包裝后,可用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運輸,在運輸中應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襲和日光暴曬。